

- 拼音:kài
- 五行:土
- 部首:欠
- 笔画:10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
- 繁体:欬
- 繁体笔画:10画


亦作咳。咳嗽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四年》:“余左顧而欬,乃殺之。”。
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。

1. 欬 [kài]
- 欬 [kài]
〈动〉
重声咳嗽
欬,逆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冬时有嗽上气疾。——《周礼》
在变动为欬。——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注:“欬嗽所以利咽喉也。”
车上不广欬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鲁乐欬,字子声。——《史记·弟子传》
国多风欬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余左顾而废除欬,乃杀之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四年》
又如:欬逆(咳喘气逆);欬嗽(咳嗽);欬謦(咳嗽声);欬欬(象声词)

暂无。

- 暂无。

- 1.
功名欬唾中《菩萨蛮·秋堂积雨新凉入》
____[宋]郭应祥 - 2.
矜细欬《秋怀》
____[清]陈维崧 - 3.
飞欬唾《贺新郎·看了梅花去》
____[宋]张鎡 - 4.
亲承謦欬音《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》
____[宋]陈淳 - 5.
如闻声欬《摄事十三首》
____[隋]佚名 - 6.
肃肃微言謦欬逢《已亥杂诗 283》
____[清]龚自珍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