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lǐ
- 五行:火
- 部首:礻
- 笔画:5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
- 繁体:禮
- 繁体笔画:17画


1.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:婚~。丧~。
2.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:~节。敬个~。
3.礼物:送~。献~。千里送鹅毛,~轻情意重。
4.以礼相待:~贤下士。
5.姓。

〈动〉
(会意。从示,从豊( lǐ)。“豊”是行礼之器,在字中也兼表字音。本义:举行仪礼,祭神求福)
同本义
禮,履也。所以事神致福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脩五礼。——《虞书》。马注:“吉、凶、军、兵、嘉也。”
脩六礼以节民性。六礼:冠、昏、丧、祭、乡、相见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冠、婚、朝、聘、丧、祭、宾主、乡饮酒、军旅此之谓九礼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本命》
邀见讲钧礼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设九宾礼于廷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礼神(祭神);礼祠(以礼祭祀);礼诵(礼佛诵经);礼佛(顶礼于佛;拜佛)
表示敬意;尊敬
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礼交(以礼相交接);礼待(以礼相待);礼陈(以礼陈说);礼新(礼待新来者)
礼拜,顶礼膜拜
暗与山僧别,低头礼白云。——李白《秋浦歌》
又如:礼揖(行礼作揖)
礼遇;厚待
礼天下之奇才。——宋· 苏洵《六国论》
信而礼之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敬贤礼士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礼任(礼遇信任);礼异(特殊礼遇);礼案(掌管官妓乐籍的部门;亦作“乐案”。官妓乐籍档案)
〈名〉
礼节
礼节甚倨。(傲慢。)——《史记》
又如:军礼(军人的礼节);回礼(回答别人的敬礼);礼闱(指会试。因由礼部主持,故称);礼宪(礼仪和法令);礼检(指合乎礼仪的品行);礼职(指有关礼仪之职务);礼门(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);礼度(犹礼法。礼仪法度)
礼法;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,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、传统习惯
导之以德,齐之以礼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
又如:礼防(指礼法。谓礼之禁乱,犹防之止水);礼典(礼法);礼宗(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);礼则(礼法,礼制)
礼仪
卒廷见相如,毕礼而归之。——《史记》
又如:丧礼;礼记(书名。西汉戴圣编,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);礼体(礼仪,体统);礼上(官员上任交替);礼装(礼衣;礼服)
礼物
及受礼,唯酒一斗、鹿肉一柈。——《晋书·陆纳传》
又如:财礼(彩礼。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);礼券(用以代礼物之券)
礼貌
则是无礼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轻而无礼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
无礼则脱。
秦则无礼。
礼文;礼书
儒以诗礼发冢。——《庄子·外物》
礼者,礼经也。——《礼记》注
又如:礼志(言礼之书);礼书(古代记礼法之书);礼传(指礼书);礼经(古代讲礼节的经典);礼学(礼经;礼书之家)
通“体”( tǐ)。身体
采葑采菲,无以下礼。——《韩诗外传·卷九》
姓

礼: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;礼节 、礼法。表示庆贺、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。

- 1.
《九歌 礼魂》
____[1]女倡兮容与;展开全文春兰兮秋菊,长无绝兮终古。收起1 [先秦]屈原 - 2.
《水调歌头·汉代李元礼》
____[宋]毛并 - 3.
《西江月·不在瞻星礼月》
____[元]侯善渊 - 4.
《奉和皇帝上( 一作丘 )礼抚事述怀应制》
____[唐]陈子昂 - 5.
《奉礼歌》
____[宋]无名氏 - 6.
《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》
____[隋]佚名

- 暂无。

- 学礼
- 明礼
- 文礼
- 礼军
- 礼明
- 礼平
- 礼华
- 礼文
- 礼强
- 国礼
- 德礼
- 庆礼
- 礼兵
- 忠礼
- 礼祥

- 礼英
- 礼萍
- 礼红
- 礼梅
- 礼霞
- 礼华
- 礼平
- 礼艳
- 礼燕
- 礼芳
- 文礼
- 礼娜
- 礼丽
- 礼君
- 礼玲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