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màn
- 五行:水
- 部首:曰
- 笔画:11画
- 结构:上中下结构
- 吉凶:大吉
- 繁体:曼
- 繁体笔画:11画


1.柔美;细腻:~舞。
2.长;远:~延。~声。
3.姓。

〈形〉
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又,冒声。又,手。从“又”与手的动作有关。本义:长)
同本义 [long-draw-out distant;prolonged]
曼,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孔曼且硕,万民是若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韩娥因曼声哀哭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侯同曼声之歌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泛论》
娥眉曼睩。长发曼鬋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
曼寿。——《汉书·礼乐志》
曼辞以自解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
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曼声歌之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曼胡(无刃的长戟。一作镘胡);曼寿(长寿);曼啸(长啸);曼志(远大的志向);曼靡(形容乐声悠长而柔和);曼曼(形容距离远或时间长)
柔美;细润
秀曼都雅,一军惊视。——《新唐书·李光颜传》
又如:曼睇(媚视,美盼);曼颊(细嫩的面颊);曼丽(柔媚美丽);曼妙(美艳;柔美);曼帛(细腻精美的丝帛);曼理(细腻的肌肤)
〈动〉
延长;拉长
曼余目以流观兮。——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
通“无”。没有
行有之也,病曼之也。——《法言·五百》
通“蔓”。蔓延
遂至延曼连州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
〈名〉
通“蛮”。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
楚子诱 戎曼子杀之。——《公羊传·昭公十六年》

曼:曼字的本义是指长度,有延长、拉长、苗条;引申为美丽、高傲、温柔、柔和。

- 1.
《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》
____[清]康有为 - 2.
《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》
____[唐]杜牧 - 3.
《哭曼卿》
____[宋]欧阳修 - 4.
《挽先兄维曼大司农》
____[清]李盘 - 5.
《曼倩辞》
____[唐]李商隐 - 6.
《赠郑曼季诗四首 谷风》
____[魏晋]陆云

- 1.
曼倩天涯犹未归《鹧鸪天·陌上濛濛残絮飞》
____[宋]晏几道 - 2.
曼倩风流缘底事《南乡子·冰雪透香肌》
____[宋]苏轼 - 3.
不是曼陀雨《念奴娇·白苹影里》
____[宋]吴潜 - 4.
雨密波平鱼曼衍《渔家傲·事事无心闲散惯》
____[宋]杨无咎 - 5.
舞鸾曾赋曼桃字《齐天乐·玉皇重赐瑶池宴》
____[宋]吴文英 - 6.
不须邴曼容例《念奴娇·吾年如此》
____[宋]刘辰翁

- 曼华
- 曼莉
- 曼青
- 曼娜
- 曼辉
- 小曼
- 曼利
- 曼红
- 曼曼
- 斯曼
- 李曼
- 曼丽
- 曼兴
- 曼伟
- 建曼

- 曼曼
- 曼丽
- 晓曼
- 小曼
- 曼莉
- 曼玲
- 曼华
- 曼娜
- 曼朋
- 曼君
- 曼利
- 曼妮
- 曼琳
- 曼青
- 曼玉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