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liǎn
- 五行:火
- 部首:月
- 笔画:11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
- 繁体:臉
- 繁体笔画:13画


1.头的前部,从额到下巴:圆~。洗~。
2.(~儿)某些物体的前部:门~儿。鞋~儿。
3.情面;面子:丢~。不要~。
4.(~儿)脸上的表情:笑~儿。把~一变。

〈名〉
(形声。从肉,佥( qiān)声。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“面”。“脸”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,只表示两颊的上部,到了唐宋时期,口语中才用“脸”表示整个面部。本义:两颊的上部)
同本义
蛾眉与曼脸,见此空愁人。——吴均《小垂手》
满面黄沙满鬓风,眉销残黛脸销红。——白居易《昭君怨》
头圆筋骨紧,两脸明且光。——杜牧《冬至日寄小侄阿宜》
又如:脸蛋(脸的两旁部分);脸巴子(面颊);脸上(面颊之上)
脸面,人头的前部,包括下巴、嘴、鼻、颊、眼,且通常包括前额
脸波春傍窈娘堤。——白居易《天津桥》
你看你的脸…尽是血,我都不认识你了。——曹禺《雷雨》
又如:脸脑(面孔);脸帕(洗脸巾);脸道(脸面,面容);脸庞(脸面形状轮廓);脸谱;脸相;脸模子;脸貌。又指情面;面子
婆惜也不曾睡着,听得 宋江骂时,扭过身回道:“你不羞这脸!”——《水浒全传》
又如:没脸见人;赏脸;丢尽了脸
指某些物体的前部
东西房全是敞脸的,是存车的所在。——老舍《骆驼祥子》
又如:鞋脸;城门脸;脸戏儿(鞋面子);脸壳子(方言。喻指虚伪的表面);门脸儿(城门附近的地方;商店的门面)
脸色;脸上的表情
谁知你转背儿著他人也,又另是一样脸。——清· 吴骞《扶风传信录》
又如:急赤白脸(心里着急,脸色难看);哭丧着脸;涎着脸;绷脸

暂无。

- 1.
《江城子·腻红匀脸衬檀唇》
____[宋]苏轼 - 2.
《诉衷情·露莲双脸远山眉》
____[宋]晏殊 - 3.
《诉衷情·净揩妆脸浅眉》
____[宋]晏几道 - 4.
《阮郎归·玉肌花脸柳腰肢》
____[宋]欧阳修 - 5.
《菩萨蛮·远山眉映横波脸》
____[宋]晁端礼 - 6.
《鹧鸪天·脸上残霞酒半消》
____[宋]李吕

- 1.
杏腮桃脸费铅华《西江月·宫粉厌涂娇额》
____[宋]辛弃疾 - 2.
不为朱唇丹脸《水调歌头·瑶草一何碧》
____[宋]黄庭坚 - 3.
酒侵花脸娇波慢《渔家傲·二月春期看已半》
____[宋]欧阳修 - 4.
脸桃眉柳暖生春《浣溪沙》
____[宋]向子諲 - 5.
醉脸春融《采桑子·多情多感仍多病》
____[宋]苏轼 - 6.
柳眉桃脸不胜春《鹧鸪天·瞻跸门前识个人》
____[宋]张孝祥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