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yōng
- 五行:木
- 部首:疒
- 笔画:10画
- 结构:左上包围结构
- 吉凶:吉利
- 繁体:癰
- 繁体笔画:23画


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,病原体是葡萄球菌,多发生在背部或项部,症状是局部红肿,形成硬块,表面有许多脓疱,有时形成许多小孔,呈筛状,非常疼痛,常引起发热、寒战等,严重时并发败血症。

〈名〉
(形声。从疒( chuáng),雍声。本义:中医指恶性脓疮)
同本义
佗以为肠痈。——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
又如:痈肿(痈疽);痈疮(很大的毒疮);痈囊(痈肿)
鼻疾,不知香臭
鼻不知香臭曰痈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别通》
喻祸患 。
如:痈疽(比喻祸患;毛病)

痈中医指恶性脓疮。

- 1.
《送元景参辟痈》
____[宋]李新 - 2.
《病痈在告韩仲文赠乌贼觜生醅酱蛤蜊酱因笔戏》
____[宋]梅尧臣

- 1.
汤汤辟痈流《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》
____[宋]秦观 - 2.
谁为吮痈者《从军六首》
____[唐]刘长卿 - 3.
岂知痈疽溃在内《泸州乱》
____[宋]陆游 - 4.
翟公辟痈老《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》
____[宋]黄庭坚 - 5.
祛烦类决痈《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》
____[唐]韩愈 - 6.
刮则齐民痈《三羞诗三首》
____[唐]皮日休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