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qū
- 五行:火
- 部首:衤
- 笔画:10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
- 繁体:袪
- 繁体笔画:10画


1.袖口。
2.同“祛”。

〈名〉
(形声。从衣,去声。本义:衣袖)
同本义
祛,衣袂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祛尺二寸。——《礼记·王藻》。按,析言之,则袖曰袂,袖口曰祛。”
掺执子之祛兮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
羔裘豹祛。——《诗·唐风·羔裘》
左祛挂于博桑。——《楚辞·哀时命》
(晋文公)逾垣而走,(寺人)披斩其袪。——《左传》
专指袖口 。
如:袪裼(缘饰袖口)
〈动〉
撩起
黼帐袪而结组兮。——傅毅《舞赋》。注:“犹举也。”
又如:袪衣(撩起衣服);袪步(举衣而行);袪衣受业(撩起衣服前往受业。形容虚心求教)
摆脱,去掉
童蒙赖焉。用袪其蔽。——蔡邕《郭有道碑文》
伊余乐好仁,惑袪各亦泯。——殷仲文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
又如:袪除(除去);袪痒(除病);袪荡(清除)
分开
合袪于天地神祗。——《汉书》

袪本义指衣袖,也有举起,撩起之义。

- 暂无。

- 1.
锦袪绣面汉帝旁《荣华乐( 一作东洛梁家谣)》
____[唐]李贺 - 2.
密离恨难袪《寄远》
____[唐]贾岛 - 3.
纫兰作衣袪《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》
____[宋]晁补之 - 4.
谁能执其袪《箕卜》
____[宋]陆游 - 5.
袪足余旬后《酬友生早秋》
____[唐]唐求 - 6.
一悟袪万结《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》
____[唐]孟郊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