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nài
- 五行:火
- 部首:而
- 笔画:9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利
- 繁体:耐
- 繁体笔画:9画


受得住;禁得起:~烦。~用。~火砖。吃苦~劳。锦纶袜子~穿。

〈动〉
(会意。从而,从寸。而亦声。“而”指面颊,“寸”指法度,刑法。在面颊上施刑罚,指剃须。字本作“耏”。从而,从彡。本义: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)
同本义
耏,罪不至耏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不剃发也。
耏以上请之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》。应劭注:“轻罪不至于耏,完其耏鬓。故曰耏。”
耐罪亡命。——《后汉书·高帝纪》。注:“耐,轻刑之名。一岁刑为罚作,二岁刑以上为耐。”
耏,多须貌。——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注
从事有亡,卒岁得,可论?耐。——《睡虎地秦墓竹简》
又如:耐罪(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。耐,同“耏”)
忍耐;忍受。引申为容忍
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。——《荀子·仲尼》
耐以上。——《汉书·文帝纪》
此物性不耐寒。——《齐民要术·种椒》
华鬓不耐秋。——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
又如:耐痛(能忍受疼痛);耐辱(能忍受屈辱);耐静(忍受寂寞,安于清静)
禁得起
秦兵耐苦战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又如:耐旱(经得起干旱);耐事(经得起得失、荣辱等人事之变);耐酸(能经受清寒困苦);耐实(牢固)
适宜;相称
青春复随冠冕入,紫禁正耐烟花绕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洗兵马》
挨,拖延 。
如:别急,耐一会儿
同“奈”。无奈;奈何 [do sth.to a person]
亭午减汗流,北邻耐人聒。——唐· 杜甫《七月三日…呈元二十一曹长》
又如:耐何(奈何。犹对付、应付)

耐:释义为承受得住,经受得起,

- 1.
《鹊踏枝·叵耐为人情太薄》
____[唐]冯延巳 - 2.
《西江月·守拙宜乎宁耐》
____[元]马钰 - 3.
《点绛唇·耐久芳馨》
____[宋]洪皓 - 4.
《西江月·耐老花间的子》
____[宋]仲殊 - 5.
《如梦令·桃李东风不耐》
____[元]许有壬 - 6.
《鹊踏枝·叵耐灵鹊多谩语》
____[唐]敦煌曲子

- 1.
争向朱颜不耐秋《鹧鸪天·守得莲开结伴游》
____[宋]晏几道 - 2.
欲学杨花更耐寒《减字木兰花·云容皓白》
____[宋]苏轼 - 3.
不耐世间风与日《减字木兰花·斜红翠叠》
____[宋]向子諲 - 4.
摧颓。却向人间耐盛衰《南乡子·未报贾船回》
____[宋]黄庭坚 - 5.
尊官宁耐《沁园春·剥啄谁欤》
____[宋]刘克庄 - 6.
叵耐为人情太薄《鹊踏枝·叵耐为人情太薄》
____[唐]冯延巳

- 耐寒
- 耐峰
- 耐国
- 耐金
- 耐波
- 耐利
- 耐珂
- 光耐
- 绍耐
- 耐皮
- 起耐
- 从耐
- 耐德
- 以耐
- 松耐

- 耐
- 约耐
- 耐梅
- 耐克
- 耐芳
- 耐仙
- 佳耐
- 耐言
- 耐味
- 耐姗
- 耐先
- 耐勇
- 淑耐
- 红耐
- 耐丽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