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gān
- 五行:木
- 部首:竹
- 笔画:9画
- 结构:上下结构
- 吉凶:大吉
- 繁体:竿
- 繁体笔画:9画


竿子:钓~。立~见影。百尺~头,更进一步。

〈名〉
(形声。从竹,干声。本义:竹竿)
同本义。竹子的主干
竿,竹梃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籊籊竹竿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竹竿》
禁藏母拊竿。——《管子》
竿殳之所揘毕。——张衡《西京赋》
大书一“屈”字,以两竿夹揭之,走诉行御史台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又如:立竿见影;揭竿为旗;竿木(古代艺人借以在其上表演各种技艺动作的长竿);竿殳(竹杖);竿首(竹竿顶端);竿头(竹竿的顶端)
通“简”。竹简
不离苞苴竿牍。——《庄子·列御寇》
阳翟田望勤于竿牍……日发数十函不倦。—— 宋· 朱彧《萍洲可谈》
又如:竿牍(指书信,古代用竹简书写,故称竿牍)
特指钓竿 。
如:垂竿;竿纶(钓竿与钓线)
指竹篙 [punt-pole]。
如:竿枻(竹篙和船桨)
〈量〉
计算长状物的单位,竹一根为一竿
一径野花香袭体,数竿幽竹绿依依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,太单调了,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。——《苏州园林》
方言。用于抽旱烟
约摸咂完一竿叶子烟的时候,…听见…有人朝房外跑走的脚步声。——《大波》
〈动〉
以竿悬挂
应元乘月黑,束槀为人,人竿一灯,立陴郳间。—— 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竿旌(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);竿首(用竿悬首)
通“干”。请托 [request another’s help]
竿摩,谓相逼近也。今俗以事干人者谓之相竿摩。——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注
又如:竿摩(干求,请托)

竿指竹竿,竹棍。

- 1.
《鹊桥仙·一竿风月》
____[宋]陆游 - 2.
《少年游·新竿界断一天游》
____[宋]无名氏 - 3.
《洞仙歌·三竿日出》
____[清]朱彝尊 - 4.
《水调歌头·我有一竿竹》
____[宋]夏元鼎 - 5.
《浣溪沙·五两竿头风欲平》
____[唐]敦煌曲子 - 6.
《竹竿》
____[1]竹竿,以钓于淇。岂不尔思?远莫致之。泉源在左,淇水在右。女子有行,远兄弟父母。展开全文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巧笑之瑳[2],佩玉之傩。淇水滺滺[3],桧楫松舟。驾言出游,以写我忧。收起6 [先秦]诗经

- 1.
纶竿重《满庭芳·风力驱寒》
____[宋]黄庭坚 - 2.
进步须於百尺竿《浣溪沙》
____[宋]向子諲 - 3.
衽若交竿《招魂》
____[先秦]屈原 - 4.
一竿风月《鹊桥仙·一竿风月》
____[宋]陆游 - 5.
两竿红日上花棚《西江月·凤额绣帘高卷》
____[宋]柳永 - 6.
入竹万竿斜《风》
____[唐]李峤

- 竿孟
- 暂无。

- 笑竿
- 竿笛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