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cǎi
- 五行:火
- 部首:
- 笔画:8画
- 结构:上下结构
- 吉凶:大吉
- 繁体:埰;採
- 繁体笔画:11画


1.摘取:~茶。
2.选取;搜集:~用。~购。~风。
3.挖取(矿藏):~矿。~油。
4.神态;精神:丰~。兴高~烈。
1.〔采邑〕也叫食邑、采地、封地。
2.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。封地的租税收入,作为卿大夫的俸禄。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。秦汉后的采邑,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,作为其俸禄的“食邑”。
3.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、贵族或功臣的领地。

1. 采 [cǎi]
- 采 [cǎi]
〈动〉
(会意。从爪从木。甲骨文,上象手,下象树木及其果实。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。本义: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)
同本义
采,捋取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俗作採。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
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行以肆夏,趋以采荠。——《周礼·乐师》。司农注:“乐名。或曰皆逸诗。”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饮酒》
又如:采花;采果子;采及葑菲(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)
引申为采集;搜集
古有采诗之官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
又如:采兰赠药;博采众长;广收薄采;采了200多种矿样;采药;采珍珠;采铁;采金;采气;采油
挑选;采纳
纳采。——《仪礼·士昏礼》
昏礼始纳采。谓采择其可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坊记》注
嵘虽位末名卑,而所言或有可采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采上古帝位号,曰皇帝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〈名〉
多色的丝织品。后来写作“綵”
衣必文采,食必梁肉。——汉· 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引申为彩色。后写作“彩”
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吾令人望其气,皆为龙虎,成五采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采缯(彩色丝织品);采服(彩色的衣服);采章(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、车舆及服饰)
文章的词藻
繁采寡情,味之必厌。——《文心雕龙》
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 。
如:兴高采烈
神色;神态 。
如:风采
彩头,赌注 。
如:采头(赌注。采:骰子的点色。掷出得胜的点色,称“得采”、“喝采”)
另见 cài
寀、埰 cài
〈名〉
采地,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,又叫采邑,食邑,采地
大夫有采,以处其子孙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
西采雍梁。——《法言·重黎》。注:“食税也。”
所谓采者,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。字亦作寀。——《公羊传·襄公十五年》注
古九畿之一 。
如:采圻(采畿。九畿之一)
另见 cǎi

采:指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,采纳,接受;也指风采,神态。

- 1.
《采桑子·荷花开后西湖好》
____[宋]欧阳修 - 2.
《鹧鸪天·荡漾西湖采绿苹》
____[宋]范成大 - 3.
《鹧鸪天·欲上南湖采舫嬉》
____[宋]晁补之 - 4.
《采桑子·多情多感仍多病》
____[宋]苏轼 - 5.
《采桑子·白衣裳凭朱栏立》
____[清]纳兰性德 - 6.
《鹧鸪天·采采黄花鹄彩浓》
____[宋]葛胜仲

- 1.
越女采莲秋水畔《蝶恋花·越女采莲秋水畔》
____[宋]欧阳修 - 2.
采采流水《二十四诗品》
____[唐]司空图 - 3.
言师采药去《寻隐者不遇》
____[唐]贾岛 - 4.
采三秀兮于[8]山间《九歌 山鬼》
____[8]山间《九歌 山鬼》____[1]《九歌 云中君》____[先秦]屈原 - 5.
风采汉侯王《水调歌头·折尽武昌柳》
____[宋]辛弃疾 - 6.
采采归来儿女笑《四时田园杂兴》
____[宋]范成大

- 文采
- 采文
- 采林
- 采淳
- 采兵
- 采北
- 利采
- 采明
- 采元
- 永采
- 采尧
- 采贵
- 采荣
- 采威
- 采琪

- 采云
- 采霞
- 采
- 采平
- 采红
- 文采
- 采芹
- 采珍
- 采华
- 采龙
- 采萍
- 采青
- 采莲
- 采慧
- 采风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