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fǎng
- 五行:水
- 部首:讠
- 笔画:6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
- 繁体:訪
- 繁体笔画:11画


1.访 问;探问:~友。来~。
2.向人询问调查:~查。采~。
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言,方声。本义:广泛地征求意见)
同本义
訪,泛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訪,谋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王访于箕子。——《书·洪范》
访予落止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访落》
受纳访——《周礼·内史》
使访物官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
穆公访诸 蹇叔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又如:访断(咨询决疑);访覃(问及);访讯(讯问;打听)
引申为访问、拜访(敬词)
此行殊访戴,自可缓归桡。——李白《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》
时余方访君寓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径造庐访成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访戴(访友的代称);出访(到外国访问);回访(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);过访(访问);走访(访问;拜访);造访(上门访问)
寻求
访风景于崇阿。——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。—— 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使人访其夫妇,载以来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寻访(寻求查访);访觅(访寻;寻找);访论稽古(探求讨论古事)
通“方”。初始
访以吕氏故,几乱天下。——《汉书》
谋议
教之令,使访物官。——《国语》。韦昭注:“访,议也。物,事也。使议知百官之事业。”
调查;查处
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,皆归刑部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访缉(访查缉捕);访办(调查处理);访俗(察访民俗)

访:本义为广泛地征求意见。也有调查、访问,探望等含义。

- 1.
《水调歌头·形胜访淮楚》
____[宋]杨冠卿 - 2.
《沁园春·访衡山之顶》
____[宋]戴复古 - 3.
《贺新郎·二老交相访》
____[宋]冯取洽 - 4.
《浪淘沙·访道与参师》
____[元]侯善渊 - 5.
《西江月·万里担簦访道》
____[宋]夏元鼎 - 6.
《一落索·欲访瑶台蓬岛》
____[宋]王安中

- 1.
停骖访古踟蹰《清平乐·清淮蜀汴》
____[宋]苏轼 - 2.
逡巡女伴来寻访《渔家傲·花底忽闻敲两桨》
____[宋]欧阳修 - 3.
访层城《贺新郎·高阁临江渚》
____[宋]辛弃疾 - 4.
且访葛仙丹井《好事近·华表又千年》
____[宋]陆游 - 5.
寻访山村水驿《念奴娇·岁华渐杪》
____[宋]无名氏 - 6.
访我鸳湖上《水调歌头·每怀天下士》
____[宋]吴潜

- 访华
- 访平
- 访贤
- 访民
- 文访
- 访军
- 兴访
- 上访
- 正访
- 胜访
- 宪访
- 兹访
- 昭访
- 志访
- 访江

- 芳访
- 彦访
- 访琴
- 林访
- 访榕
- 会访
- 访波
- 贵访
- 访春
- 雪访
- 访弟
- 广访
- 访敬
- 金访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