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yì
- 五行:土
- 部首:讠
- 笔画:8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
- 繁体:詣
- 繁体笔画:13画


1.到某人所在的地方;到某个地方去看人(多用于所尊敬的人):~烈士墓参谒。
2.(学业、技术等)所达到的程度:造~。苦心孤~。
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言,旨声。本义:前往,去到)
同本义
诣,候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诣,进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未得诣前。——《汉书·杨王孙传》。注:至也。”
诣,至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吏遂缚诣县。——三国魏· 邯郸淳《笑林》
先主遂诣亮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—— 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元济诣 京师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与鲁肃俱诣 孙权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诣阙(亲自到达宫廷);诣门(上门,登门)
晋谒;造访。古代到朝廷或上级、尊长处去之称
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——《桃花源记》
后数岁,买臣随上计吏为卒,将重车至 长安,诣阙上书,书久不报。——《汉书·朱买臣传》
又如:诣谒(前往谒见;造访);诣阁(前往朝廷官署);诣阙(赴朝堂);诣见(前往诣见)
符合
若执事之言政,诣理切情。——唐· 刘禹锡《答饶州元使君书》
又如:诣实(符合实际);诣理(合理)
〈名〉
[学问等] 所达到的境地
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,始与 王夷甫谈,便已超诣。——《世说新语》
夫书画诣绝者,必传无疑。——明·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
又如:诣极(造诣极深);诣绝(造诣绝后)

诣:本义指前往、去到。也指学问、技术等所达到的境地。常见组词造诣。意指在学术或者某方面有一定的成就。

- 1.
《晨诣超师院读禅经》
____[唐]柳宗元 - 2.
《浪淘沙·去岁诣公车》
____[宋]刘克庄 - 3.
《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》
____[唐]贾岛 - 4.
《秋景诣琅琊精舍》
____[唐]韦应物 - 5.
《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》
____[唐]独孤及 - 6.
《携友生诣桐柏》
____[宋]白玉蟾

- 1.
不久亦当诣冢头《拟行路难》
____[南北朝]鲍照 - 2.
超诣言笑可忘怀《水调歌头·物我本虚幻》
____[宋]李纲 - 3.
其去何诣《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》
____[宋]释正觉 - 4.
不离目前亲诣《苏武慢·元气充餐》
____[元]冯尊师 - 5.
班白欢游诣《桃花源诗》
____[魏晋]陶渊明 - 6.
休诣。人常与神仙集《渔家傲·德修真年七十》
____[元]王哲

- 诣博
- 诣智
- 诣辰
- 志诣
- 诣玮
- 诣健
- 诣赜
- 朗诣
- 晓诣
- 诣林
- 学诣
- 诣娟
- 诣超
- 诣彬
- 诣深

- 诣娟
- 诗诣
- 诣纯
- 诣青
- 诣升
- 谦诣
- 思诣
- 诣淳
- 朗诣
- 诣洋
- 诣路
- 诣灵
- 诣文
- 诣淼
- 晨诣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