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tài
- 五行:火
- 部首:大
- 笔画:4画
- 结构:单一结构
- 吉凶:大吉
- 繁体:太
- 繁体笔画:4画


1.高;大:~空。~学。~湖。
2.极;最:~古。
3.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:~老伯。~老师(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)。~夫人(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
4.a)表示程度过分(可用于肯定和否定):水~热,烫手。人~多了,会客室里坐不开。他~不谦虚了。b)表示程度极高(用于赞叹,只限于肯定):这办法~好了。这建筑~伟大了。c)很(用于否定,含委婉语气):不~好。不~满意。
5.姓。

〈形〉
(指事。古作“大”,后语音分化,在“大”字下添加符号,成指事字。本义:过于)
极大。古作“大”,也作“泰”。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,则作太
太,大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一》段曰:“后世还言,而以为形容未尽,则作太。如大宰俗作太宰。大子俗作太子,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”。
太亦大也。——《白虎通·五行》
易有太极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。注:“大极者。”
王入太室裸。——《书·洛诰》
太上贵德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饮而不损兹曰太。——《后汉书·樊准传》
又如:太虚幻境(天上虚幻的境界);太清(天空);太乙(古代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);太极(指整个世界的总和);太原;太侈(骄泰奢侈);太无(空旷虚无之境)
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
太史。——《汉书·光武纪》。注:“史官之长也。”
又如:太夫人;太老师;太老伯;太老爷;太母(祖母);太后(帝王的母亲);太翁(曾祖父)
大的,广大的
太牢。——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。疏:“牢之大者。”
又如:太仓(京城里贮粮的大仓库);太息(亦作“大息”。长长的叹息)
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“太”
汉有天下太半,而诸侯皆附之。——《史记》
安宁的,秩序正常的。也作“泰”
不乱离,不知太平之难。——魏源《默觚上》
亨通;顺利
命险太甚靡常,道离隆而匪易。——陆云《九愍》
与古代皇家、官家有关的 。
如:太尊(明清时对府的长官知府的尊称);太府(原为官名,亦指掌管库藏财物的官府);太常卿(汉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为太常,为九卿之一,司礼乐郊庙社稷事宜。历代相沿,清末始废)
〈名〉
通“台”。泰阶,星名,即三台。又比喻三公
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惜乎不登太阶,以尹天下。——孔融《张俭碑》
抚剑西南望,思欲赴太山。——曹植《杂诗六》
〈副〉
过于;过分
太区区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言其太隘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畏之太甚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又
养之太过。
又如:太半(大半,过半);太甚(太过);会议不要开得太长;屋里太闷热了,你出去凉凉吧;我对这个问题太没有认识了;他们待我太好了;这个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

太:指高,大,最,顺利。

- 1.
《九歌 东皇太一》
____[1]锵鸣兮琳琅;展开全文瑶席兮玉瑱[2],盍将把兮琼芳;蕙肴蒸兮兰藉[3],莫桂酒兮椒浆;扬枹[4]兮拊鼓,疏缓节兮安歌;陈竽瑟兮浩倡;灵偃蹇兮姣服,芳菲菲兮满堂;五音兮繁会,君欣欣兮乐康。收起1 [先秦]屈原 - 2.
《渔家傲·六月炎蒸何太盛》
____[宋]欧阳修 - 3.
《满江红·太极浑沦》
____[元]王* - 4.
《雁门太守行》
____[唐]李贺 - 5.
《水调歌头·舣棹太湖岸》
____[宋]张孝祥 - 6.
《鹊踏枝·叵耐为人情太薄》
____[唐]冯延巳

- 1.
横绝太空《二十四诗品》
____[唐]司空图 - 2.
太匆匆《相见欢·林花谢了春红》
____[唐]李煜 - 3.
弹指东风太浅情《减字木兰花·留春不住》
____[宋]晏几道 - 4.
风流,贤太守《满庭芳·初绾云鬟》
____[宋]黄庭坚 - 5.
仙姿太幽《沁园春·山驿萧疏》
____[宋]无名氏 - 6.
何事太匆匆《临江仙·髻子偎人娇不整》
____[宋]秦观

- 太明
- 太山
- 太生
- 太华
- 国太
- 太林
- 太阳
- 永太
- 太
- 太龙
- 太忠
- 太兴
- 太文
- 太军
- 太安

- 太平
- 太英
- 太华
- 太珍
- 太霞
- 太兰
- 太琴
- 太凤
- 太花
- 太丽
- 太蓉
- 太荣
- 太玉
- 毛太
- 太香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