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lì
- 五行:金
- 部首:口
- 笔画:6画
- 结构:上下结构
- 吉凶:大吉
- 繁体:吏
- 繁体笔画:6画


1.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:胥~。
2.旧时泛指官吏:大~。酷~。
3.姓。

〈名〉
(会意。甲骨文。从手(又),从中。以手持中。有人认为中为笔。“吏”、“事”、“使”古同字。本义:官吏)
官员的通称。汉以后,指低级官员或吏卒
吏,治人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吏者,名之师也。——《汉书·景帝纪》
吏所以治民也。——《汉书·惠帝纪》
吏者,民之所悬命也。——《管子·朋法》
王使委于三吏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。注:“二三公也。”
百吏庶民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,人吏也。——《韩诗外传》
君既为府吏,守节情不移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,而官与吏剖分焉。——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吏势(官吏的权势力量);吏议(官吏商讨政事;处分官吏;拟议定罪);吏司(管理司法案牍的官);吏兵(官吏和士兵);吏舍(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)。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
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
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又如:吏目(八九品小官。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);吏员(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);胥吏(小官吏);狱吏(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)
吏部狱
而右将军独下吏,当死,赎为庶人。——班固《汉书》
姓
〈动〉
治理;为官
夫吏者,理也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
是为长吏。——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
吏,所以治民也。——《汉书·惠帝纪》
宦游非吏隐,心事好幽偏。——宋之问《蓝田山庄》
又如:吏才(为政的才能);吏方(为政的方略);吏道(官吏处理政务之道);吏隐(闲居下级官位);吏材(为政的才干)

吏官员的通称。也有治理,为官之意,如吏才,吏方。

- 1.
《石壕吏》
____[唐]杜甫 - 2.
《贼退示官吏》
____[唐]元结 - 3.
《满江红 代送朱姓吏满归》
____[元]陈栎 - 4.
《法吏》
____[元]杨维桢 - 5.
《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》
____[唐]李白 - 6.
《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》
____[唐]张九龄

- 1.
漆园傲吏应无《清平乐·清淮蜀汴》
____[宋]苏轼 - 2.
闻道使君携将吏《定风波·自断此生休问天》
____[宋]黄庭坚 - 3.
吏隐新收玉局名《鹧鸪天·便把山林寄此身》
____[宋]韩淲 - 4.
吏部文章麟角起《清平乐·银钩虿尾》
____[宋]向子諲 - 5.
耸耸铁冠吏《水调歌头·世界要扶助》
____[宋]魏了翁 - 6.
使君真是吏民师《浣溪沙·琼压为浆作卮》
____[元]元好问

- 史吏
- 浦吏
- 勇吏
- 巾吏
- 吏平
- 吏夫
- 泉吏
- 吏书
- 荣吏
- 吏洋
- 浩吏
- 洪吏
- 吏杨
- 世吏
- 昊吏

- 吏
- 金吏
- 吏纯
- 瓴吏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