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duō
- 五行:火
- 部首:口
- 笔画:8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利
- 繁体:咄
- 繁体笔画:8画


1.呵斥:厉声~之。
2.表示惊异。

(形声。从口,出声。本义:呵叱声) 同本义 [tut-tut]
咄,相调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咄,相诃也。——《字林》
咄,啐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咄!口无毛。——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。注:“叱咄之声。”
郭舍人疾言骂之曰:“咄!老女子!何不疾行!”——《史记》
咄!你是个破落户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又如:咄叱(呵责);咄啐(呵斥);咄骂(呵斥辱骂)

咄表示呵叱,呵叱声。

- 1.
《沁园春·咄咄衰翁》
____[宋]李曾伯 - 2.
《满庭芳·咄这憨牛》
____[元]谭处端 - 3.
《卜算子·咄咄汝何人》
____[宋]陈瓘 - 4.
《念奴娇·嗟来咄去》
____[宋]郑域 - 5.
《满庭芳·咄哉牛儿》
____[宋]张风子 - 6.
《咄咄》
____[宋]崔璆

- 1.
西风咄咄怪事《水调歌头·骤雨送行色》
____[宋]李曾伯 - 2.
咄咄俗中愚《饮酒 其六》
____[魏晋]陶渊明 - 3.
咄出尸虫《满庭芳·家缘猛弃》
____[元]马钰 - 4.
咄咄牯牛儿《偈颂一百零二首》
____[宋]释慧远 - 5.
见我如斯嗔咄咄《颂证道歌·证道歌》
____[宋]释印肃 - 6.
书咄咄《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》
____[宋]辛弃疾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