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yǒng
- 五行:土
- 部首:口
- 笔画:8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
- 繁体:詠
- 繁体笔画:12画


1.唱;抑扬顿挫地念:歌~。吟~。
2.(以某种事物为题)做诗:~梅。~雪。
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口,永声。又作“詠”。本义:曼声长吟;歌唱)
同本义
詠,歌也。或从口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尧典曰:‘歌永言。’乐记曰:‘歌为之言也,长言之也。说之,故言之;言之不足,故长言之。’”
搏拊琴瑟以咏。——《虞书》。郑注:“谓歌诗也。”
五曰夷则,所咏歌九则,平民无二也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
人喜则斯陶,陶斯咏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咏而归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
咏殷周之《诗》。——班固《东都赋》
又如:咏士(诗人);咏雪(咏絮。泛指有诗才的女子);咏哦(歌咏吟哦);咏吟(曼声诵读);咏言(吟诗)
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
若是而不从,动而不悛,则文咏物以行之,求贤良以翼之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上》
歌以咏志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又如:咏桑寓柳(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,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);咏志(以诗歌抒发心志);咏风嘲月(诗人写诗,常以风月为题材,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)
歌颂
含淳咏德之声盈耳。——汉· 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
又如:咏颂(歌颂);咏仁(歌颂仁德);咏德(歌颂高尚的品德)
〈名〉
指诗歌等韵文作品
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

咏:指唱,声调有抑扬地念;抒发感情。

- 暂无。

- 1.
歌以咏志《观沧海》
____[魏晋]曹操 - 2.
犹见咏诗人《临江仙·东野亡来无丽句》
____[宋]晏几道 - 3.
一觞一咏《满庭芳·北苑研膏》
____[宋]秦观 - 4.
百咏歌成意未休《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八》
____[宋]汪元量 - 5.
曾入扬州咏《念奴娇·对花何似》
____[宋]辛弃疾 - 6.
高咏《楚词》酬午日《临江仙·高咏《楚词》酬午日》
____[宋]陈与义

- 咏梅
- 咏华
- 咏东
- 咏春
- 咏峰
- 海咏
- 咏涛
- 咏平
- 咏松
- 咏杰
- 咏红
- 咏诗
- 咏翔
- 咏江
- 咏仪

- 咏
- 咏红
- 咏华
- 咏欣
- 咏仪
- 咏芳
- 咏诗
- 咏瑜
- 咏虹
- 咏雪
- 咏怡
- 咏莉
- 咏琴
- 咏珊
- 咏芬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