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hǒng
- 五行:木
- 部首:口
- 笔画:9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吉
- 繁体:鬨;閧
- 繁体笔画:16画


1.哄骗:你这是~我,我不信。
2.哄逗,特指看(kān)小孩儿或带小孩儿:奶奶~着孙子玩儿。
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:~传。
吵闹;开玩笑:起~。一~而散。

1. 哄 [hōng]2. 哄 [hǒng]
- 哄 [hōng]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口,共声。本义:许多人同时发声)
同本义
游人哄笑观俳优。——宋· 孔平仲《上元作》
又如:哄笑;哄饮(聚众饮酒);哄伙(形容热闹,盛大);哄然;哄哄翕翕(潦潦草草;匆匆忙忙)
呵叱
叿,呵也。或作哄。——《集韵》
驺哄,呵喝声。——《篇海类篇》
〈象〉
形容许多人大声笑或喧哗声 。
如:哄咙(象声词);哄哄(嘈杂纷乱)
另见 hǒng;hòng
- 哄 [hǒng]
〈动〉
欺骗 。
如:哄脱(骗过);哄赚(欺骗);哄哄翕翕(哄说;欺骗);哄局(骗局)
逗引 。
如:哄婴儿一笑;哄孩子吃药;她很会哄孩子玩;哄动(挑动,逗引)
混
四人杂在社火队里,取路哄入封丘门来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另见 hōng;hòng
閧、鬨 hòng
〈名〉
吵闹;喧嚣
鬨,斗也。从门,共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邹与 鲁鬨。——《孟子》
又如:哄堂(喧笑声盛大,洋溢全堂);哄然(喧闹声盛大);哄堂大笑(全堂大笑)
另见 hōng;hǒng

哄哄是个多音字,念hōng时,表示许多人同时发声。念hǒng,表示欺骗,引,逗等。念hòng,意指吵闹,扰乱。

- 1.
《城上初作新亭犹未名也邦人哄然称为三槐殊不》
____[宋]吴芾 - 2.
《仲夏朔汰卒群哄惊扰居民内外凛凛抚而贲之而》
____[宋]杜范

- 1.
人闲一哄《水龙吟·小沟东接长江》
____[宋]苏轼 - 2.
驺哄溢街坊《水调歌头·高氏八千古》
____[宋]魏了翁 - 3.
莫不是玉皇爷受了张三的哄《木皮散人鼓词》
____[清]贾凫西 - 4.
有时一向打哄《偈颂一百二十三首》
____[宋]释崇岳 - 5.
哄堂一笑《水龙吟·清江社雨初晴》
____[宋]吴泳 - 6.
麾军齐哄《鹊桥仙·天真灵种》
____[元]姬翼

- 习哄
- 暂无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