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jiā
- 五行:水
- 部首:扌
- 笔画:9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大吉
- 繁体:挾
- 繁体笔画:10画


同“夹”(jiā)
心里怀着(怨恨等):~嫌。~恨。~仇陷害。

1. 挟 [xié]
- 挟 [xié]
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夹声。本义:用胳膊夹住)
同本义 [hold sth. under the arm]
挟,俾持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挟其枪。刈耨鑮。——《国语·齐语》
右掖曰挟。——《管子·小匡》注
挟经秉枹。——《国语·吴语》
何冯弓挟矢。——《楚辞·天问》
左挟弹,右摄丸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挟太山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骑马挟矢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操刀挟盾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挟匕首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又如:腋下挟着一本书;挟枪;挟弓;挟尺
挟制
今有奸雄曹操,挟寡人行势,当识也。——《三国志平话》
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挟天子以征四方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挟东宫二王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将挟兵力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挟养(挟制豢养);挟挠(挟制扰乱);挟今;要挟
怀抱,怀有
挟持私虑(怀着个人打算)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挟仇(心怀仇恨);挟私(心怀私念);挟忿,挟怨;挟策(胸 怀计谋);挟义(怀持正义);挟奸(心怀奸计);挟嫌;挟恨
携带
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。——苏轼《赤壁赋》
又如:挟册(携带书籍);挟策(手拿书本);挟子巢栖
占有,拥有
位尊而无功,奉厚而无劳,而挟重器多也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倚仗,依恃
不挟长,不挟贵,不挟兄弟而友。——《孟子》
又如:挟依,挟恃(依仗);挟势(依仗权势)
隐藏 。
如:挟藏(私藏);挟书(私藏书籍)
夹杂;夹带
琼珉山积,不能无挟瑕之器。——《抱朴子·外篇》
辅佐,从旁协助
挟,辅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又如:挟佐;挟赞(辅佐);挟辅
搀扶
挟澄源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挟予以登。

暂无。

- 1.
《青玉案·西风挟雨声翻浪》
____[宋]陆游 - 2.
《西江月·挟策亡羊莫问》
____[元]姬翼 - 3.
《蝶恋花·世变无情风挟雨》
____[宋]陈著 - 4.
《卜算子·雨意挟风回》
____[宋]向子諲 - 5.
《眼儿媚·东风挟雨苦无端》
____[宋]黄机 - 6.
《沁园春·醉面挟风》
____[宋]王奕

- 1.
带长剑兮挟秦弓《九歌 国殇》
____[先秦]屈原 - 2.
晚云挟雨唤归来《浣溪沙》
____[宋]辛弃疾 - 3.
挟子巢栖《短歌行》
____[魏晋]曹丕 - 4.
有人挟瑟伴清闲《浣溪沙》
____[宋]朱敦儒 - 5.
挟取笔端风雨《水调歌头·袖手看飞雪》
____[宋]张元干 - 6.
谁驾长风挟取《水调歌头·怪事广寒殿》
____[宋]刘克庄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