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拼音:tǒng
- 五行:木
- 部首:纟
- 笔画:9画
- 结构:左右结构
- 吉凶:大吉
- 繁体:統
- 繁体笔画:12画


1.总起来;总括:~称。
2.事物的连续关系:系~。传~。
3.统领;管辖:~兵。对下属部门不要~得过死。
4.呈筒状的衣物:长~靴。皮~子。
5.地层系统分类的第四级。对应于地质年代中的“世”。

〈名〉
(形声。从糸( mì),充声。本义:丝的头绪)
同本义
统,纪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茧之性为丝,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
又如:统绪(头绪)
世代相继的系统
求其统类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又如:皇统(世代相传的帝系);道统;传统;统承(继承统绪);统系(系统);统贯(系统;条贯);统嗣(帝统的嗣续关系)
纲纪,准则
忠信以为质,端悫以为统。——《荀子·臣道》
又如:体统(体制、格局、规矩等);统纪(纲纪);统类(纲纪和条例)
鞋袜等的筒状部分 [the tube-shaped part of shoe or stocking]。
如:袖统(衣袖筒子);统袜(长筒袜);长统马靴;短统女袜
[地质]∶在“世”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叫“统” 。统的名称是在纪的名称上增加上、中、下等字样。
如:上泥盆统;中泥盆统;上二叠统;下二叠统
首领 。
如:统帅
本 。
如:万物之统(万物之本)
〈动〉
主管;率领
若其所以统之,则无以异于桀纣。——《荀子·强国》
反国统万人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统兵数万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统军略地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统会(统率会合);统兵数万;统事(统理事务);统楫(总揽,统领);统监(统率监督;驻于保设国或属地的长官)
总括;合而为一;统一
大一统也。——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
统楫群元。——《汉书·儿宽传》
统大魁以为笙。——《文选·潘岳·笙赋》
又如:一统(统一);统税(货物总纳税一次,其余不再征收者);统考(统一考试的简称);统货(按统一价格购进或出售的商品);统捐(捐税名。货物在一区域内缴税后,可于该地区内通行无阻);统括(归纳。总概括);统一发票(政府为防止漏税,规定商号一概使用同一种发票);统括(总括);统论(总论):统观(总的观察)
管理;治理
昔者,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。——《列子·天瑞》
又如:统内(管辖范围之内);统和(统理协和);统治(统率治理);统理(统辖治理)
犹“通”
穿通 。
如:统院(相互穿通的前后院)
泄露 。
如:统出(泄露出去);统漏(泄露)
〈副〉
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通通”、“全”、“全部” 。
如:这些东西统归你用;统体(全体,全部);统是(都是;全是);统通(通通。表示全部)
〈量〉
用于木材、石碑等 。
如:立一统碑碣;碑碣数十统
古时用以纪年 。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

统:指统治,管理,表率;也指事物的连续关系。

- 1.
《木兰花慢 送亲卫刘副使迁成都统军,公号舜》
____[元]刘敏中 - 2.
《怀素上人草书歌(一本作王邕诗,今从统签另》
____[唐]王邕页 - 3.
《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》
____[唐]杜甫 - 4.
《寄统》
____[宋]陆游 - 5.
《见道边死人(一作刘元济诗。《统签》并入允》
____[唐]刘允济 - 6.
《奉试诏用拓拔思恭为京北收复都统一作闻诏作》
____[唐]李琪

- 暂无。

- 传统
- 统一
- 统伟
- 统军
- 建统
- 国统
- 统国
- 文统
- 统利
- 小统
- 统鑫
- 统志
- 统刚
- 统华
- 统柱

- 敏统
- 统梅
- 统艳
- 统彩
- 明统
- 统景
- 统健
- 统花
- 统婷
- 统
- 统瑛
- 统玲
- 统坚
- 统藏
- 统靖

